结构钢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结构钢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消息】泉州遍地留有阿拉伯印迹曾有六七座清净寺图

发布时间:2020-11-23 04:01:10 阅读: 来源:结构钢厂家

泉州与阿拉伯有着千年情缘,遍地留有阿拉伯印迹

位于涂门街的清净寺建于1009年(潘登 摄)

早在南朝,泉州就有船舶与海外往来。到了唐朝,泉州的海外交通更加发达,很多外国人来泉州,泉州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历史就可追溯至唐代。宋元时期,泉州与各国进行经贸、文化交流最为密切。

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,成千上万的阿拉伯人来到泉州,留下建筑、墓葬、碑刻等众多伊斯兰文化史迹。

【传教】

初唐时期 三贤四贤泉州传教

泉州灵山有伊斯兰教“圣墓”,这是唐代来泉传播伊斯兰教的两位圣门弟子的安葬之地。

据明代著名方志学家何乔远《闽书》记载,泉州东郊灵山,“有默德那国二人葬焉,回回之祖也……三贤四贤传教泉州,卒葬此山。然则二人唐时人也。二人自葬是山,夜光显发。人异而灵之,名曰‘圣墓’,曰‘西方圣人之墓’也”。这二人就是阿拉伯人穆罕默德的门徒四大贤人中的三贤四贤。四大贤人在唐武德年间来中国传教,其中三贤四贤落脚泉州,死后葬于灵山。

据研究,灵山圣墓,应为初唐时期所创建。目前,圣墓已是国家级文保单位。

呼禄法师泉州传教

草庵遗址成珍贵实物

晋江万山峰苏内村有座草庵被誉为“世界上现存最完好的摩尼教遗址之一”,是研究泉州与波斯古代海上交通极为珍贵的实物依据。

摩尼教又称明教,是公元3世纪中叶古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宗教,曾流行于伊朗、叙利亚、埃及和中国等地。唐武则天延载元年(694年)摩尼教在中国得到官方承认,开始公开传播。

泉州的摩尼教是唐会昌年间(841-846年)由呼禄法师从中原传入的。明代何乔远《闽书》记载:“有呼禄法师者,来入福唐,授侣三山,游方泉郡,卒葬郡北山下。”此处的北山,指的就是清源山。

呼禄法师属中亚摩尼教团,呼禄是僧职,其姓名因无记载不得而知。据中外专家考证,呼禄就是呼卢唤,是古波斯语的音译,意为传教士。

上一页12345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阿拉伯船模型

【经商】

蕃商义举:捐资修城 集资铸舰

宋代,到泉州的蕃商很多,蕃商聚居,有巷因此得名蕃人巷。居住于泉州的阿拉伯人与泉州人和睦相处,甚至参与建设泉州。

宋嘉定四年(1211年),泉州知州邹应龙主持修城时,“以贾胡簿录之赀请于朝而大修之,城始固”。

宋淳熙年间(1174-1189年),当时的晋江县令林湜接到大造战舰的诏令后,不忍加重百姓负担,又不能违抗朝廷诏令,便欲辞官。此事被侨居泉州的蕃商知道,大家感佩于县令林湜体恤民情,集资帮助造战舰。

由于林湜没有额外课派百姓,直至战舰造好,泉州百姓都不知道这感人的背后故事。

蒲寿庚女婿 死后家藏130石珍珠

宋元时期,泉州出现“缠头赤脚半蕃商,大舶高樯多海宝”的繁荣景象,许多阿拉伯人移居泉州,其中以蒲氏家族最为显赫。

蒲氏家族的蒲寿庚有一位女婿佛莲,是巴林人。据史料记载,佛莲生前侨居泉州,从事海外贸易。据宋末元初《癸辛杂识续集》记载,佛莲为元代泉州著名的阿拉伯海商,拥有海船八十艘,可见其经营规模庞大。佛莲死时,家中有珍珠130石(古代三十斤为钧,四钧为石),他正是靠着对外贸易积聚大量财富。

上一页12345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伊斯兰国家捐赠品展中的科威特客厅

【通婚】

娶刺桐人为妻 数代居住刺桐城

阿拉伯、波斯商人来泉州,与泉州人通婚后生有混血儿。

关于泉州的混血儿,《光明之城》记载:“众多的法兰克人及其他国家的人,与这个城市的女人上床,当一个男人在街上行走时,可以很容易看到他们的后代。”其实,宋元时期的混血儿有刺桐妇女与伊斯兰教徒、基督教徒所生,也有外国妇女与刺桐男子所生。

1965年,泉州通淮门外津头埔出土了一方墓碑,一面阴刻波斯文,一面竖刻汉文。翻译墓碑上的文字可知,墓主阿含抹是一个古代波斯人与刺桐妇女所生的混血儿,先辈娶刺桐人为妻,在刺桐城居住数代,所以墓碑称“艾哈玛德家族母亲的城市刺桐城”。

从泉州出土的大量伊斯兰墓碑可以看出,艾哈玛德家族久居刺桐城后,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。

“洋蕃客”变“土蕃客”

成为回族先民

宋元时期,来泉经商的阿拉伯人深感泉州是“安宁”、“和平”之城,这里的环境让他们流连忘返,这些阿拉伯商人由“洋蕃客”变为“土蕃客”,成为回族最早的先民之一。他们定居泉州,形成著名的“蕃坊”。

为满足海外“蕃客”子弟入学需求,泉州还开设了外国子弟学校“蕃学”。许多“蕃客”与当地人嫁娶通婚。如今,泉州民间还有“丁家的鼻子,苏家的胡子”的谚语,说的就是混血后裔。

泉州至今还保存了许多与回族同胞有关的文物胜迹,例如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的接官亭,相传当初是为接待郑和所建,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就停泊在泉州古港,曾在接官亭下过棋。

【任官】

大食蕃商勤劳经商 朝廷授予官职

宋代,许多来泉州的阿拉伯、波斯商人,因协助朝廷击盗或捐钱或联姻等原因而获官。这些商人中最具代表性的,当属阿拉伯穆斯林后裔蒲氏,其中蒲寿庚不仅擅于经营海贸,拥有大量船只,且因击盗而被授予福建安抚使等职。

《宋会要辑稿》记载,南宋绍兴1131年至1162年,大食蕃商蒲罗辛造了只船,船只装载满仓的乳香驶往泉州,彼时泉州“市舶计抽解价钱三十万贯”。由于他的勤劳经商,当时朝廷授予蒲罗辛“补承信郎”。

“大食”为唐宋时期中国对阿拉伯人的专称与对伊朗语地区穆斯林的泛称。查阅史料可知,宋武职共有52阶,“承信郎”属武职官最后一阶。蒲罗辛离华前,宋朝政府特别吩咐,要求其多加劝服其他蕃商来华贸易,若数目增多,将施恩犒赏其他人员。

由此可见宋朝对海外贸易的重视,当时还指派市舶司官员、使臣到海外吸引蕃商来华贸易。当时泉州的“蕃舶纲首”(“纲首”代表官方管理船上事务)蔡景芳,因招徕商贩贸易,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四年,收获净利达九十八万余贯,朝廷授予“承信郎”。

泉州“哈的司”法官

被赞“高尚人士”

为加强对蕃商的管理,元朝廷采取唐宋时期蕃司长的基本方式,设置回回哈的司,来管理穆斯林的宗教事务及刑名、诉讼。“哈的司”为阿拉伯语,意为执掌教法者,为伊斯兰教法官。

摩洛哥旅行家伊本·白图泰在游记中记载,“中国每一城市都设有谢赫,总管穆斯林事务。另外法官一人,处理他们之间的诉讼案件”。外国穆斯林若触犯中国的法律,由中国政府审理。若教徒之间的一般纠纷,由回回哈的司调解裁决。哈的司还负责草拟婚约,主持教徒的婚丧仪式。

伊本·白图泰在泉州时,见到阿拉伯人塔准丁·艾尔代威里,他是泉州“哈的司”的法官,伊本·白图泰称赞“他是一位好义的高尚人士”。

上一页12345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津头埔考古发掘中发现不少伊斯兰墓葬(资料图片)

【建寺】

宋元时期兴建六七座清净寺

外国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泉州得到尊重。

据记载,宋元时期泉州的清净寺达六七座。除了如今位于涂门街的清净寺(建于1009年)外,还包括泉州南城清净寺(建于1131年,毁于元末),建于12世纪前的涂门外津头埔也门教寺(毁于元末),南门元代穆罕默德寺(毁于元末),东门外东头乡纳希德重修寺(1322年曾重修)等。

涂门街清净寺:仿大马士革礼拜寺建筑

位于泉州市区涂门街的清净寺为人熟知,它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(1009),300年之后,元代至大三年(1310)至四年(1311),艾哈马德·本·穆罕默德·贾德斯修缮此寺。

据现存于清净寺大门甬道后墙的阿拉伯文石刻记载,这是泉州第一座礼拜寺,名为艾苏哈卜寺。也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早,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净寺。

艾哈马德是中世纪波斯南部著名贸易城市设拉子人。他来泉州修缮扩建了艾苏哈卜寺。这座清净寺通往寺内的甬道由尖拱门组成,两门之间的顶部,是圆球状藻井式,下部为洞门,门楼顶部的平台称作月台。有学者认为,这种门楼建筑是仿大马士革城大礼拜寺的建筑,为中世纪阿拉伯世界所普遍流行的伊斯兰教寺建筑形式。

南城清净寺:彰显波斯湾与泉州往来

南城清净寺由阿拉伯人纳只卜穆兹喜鲁丁创建。据元朝吴鉴在《清净寺记》记载,纳只卜穆兹喜鲁丁乘坐商舶从撒那威来。撒那威是中世纪波斯湾内繁盛的贸易港口,与泉州有通商往来。

据历史学教授韩振华研究,南城清净寺建于南宋绍兴元年(1131),元代至正九年(1349)曾重修。具体位置在“西为州学,即府文庙青龙代左角,东为光孝寺(百源川池附近)与通淮门(百源川池东边),南为通淮街,北为州学前壕即子城外壕”,与涂门街清净寺并不同。

可惜,这座清净寺毁于元末的兵乱。

其他清净寺:城门遗址 惊现古碑刻

南门清净寺由穆罕默德·本·艾敏伯克尔主持建造。1984年,在泉州南门城基出土的石刻记载了建寺者穆罕默德的名字。这座清净寺应该就在南门附近,建造时间约为14世纪初。

东门外清净寺由纳希德·艾斯马尔·穆萨丁重修。1956年,考古人员在泉州仁风门外东头乡发掘一块阿拉伯文碑刻,上面记载了寺门翻修时间以及主持翻修的纳希德的名字。碑刻出土地点,是宋元时期外国人聚居地,这座清真寺的重修时间是元代至治二年(1322)。

【墓葬】

大食义士修建阿拉伯公墓

1965年,泉州市郊发现一方阿拉伯文墓碑,这是侯赛因·本·默罕穆德·色拉退的墓碑。虽然学术界对这块墓碑的年代存在“唐朝说”与“宋元说”,但该墓碑仍是泉州发现的最早伊斯兰教墓碑之一。

《诸蕃志》中记载,大食蕃商忽莲侨居泉州南城,乐善好施,他建公墓于泉州城外东南隅。据记载,泉州阿拉伯公墓最早由蒲霞辛创建,忽莲则“成就封殖之”。公墓建成于隆兴元年(1163),周围有围墙,大门加锁,墓区内有房屋覆盖。

【风俗】

阿拉伯奇花异木 装扮蟳埔女发髻?

据介绍,蟳埔社区的蚝壳厝前身与蒲寿庚兄长蒲寿晟的私人花园——云麓花园联系密切。蒲家从故乡阿拉伯移植来素馨花、茉莉花等各种奇花异木,为蟳埔女供应鲜花做簪戴。

元末明初,在反蒲运动中,蒲寿庚后裔改姓为卜。有人这样假设:蟳埔女爱戴花的习惯,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先祖其实就是当年“云麓花园”的主人,只不过云麓人因卜字与蒲字音近而改姓卜,蟳埔人会不会则因黄字与蒲字形近而改姓黄呢?

【人物】

伊本·白图泰从泉州登陆中国

伊本·白图泰(1303-1377年)是中世纪伟大的阿拉伯旅行家。1325年,伊本·白图泰开始周游各国,他于元顺帝至正六年(1346)六月到达中国,并在泉州登陆,此后去往广州、建昌、杭州等地。

伊本·白图泰于1346年10月或11月离开泉州,在中国停留半年之久。他讲旅途见闻给人听,后由人记录成书,名为《异域奇游圣览》,俗称《伊本·白图泰游记》。

在游记中,他这样记载泉州:“我们渡海到达的第一座城市是刺桐城”,“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,甚至是最大的港口。我看到港内停有大船约百艘,小船多得无数……该城市花园很多,房舍位于花园中央。”

蒲寿庚促元世祖加封妈祖

根据记载,蒲寿庚的先辈富甲一时,在父亲蒲开宗迁居泉州后,他子承父业,继续从事以运贩大宗香料为主的海外贸易,家财巨万,家僮数千。此外,蒲寿庚还曾任泉州市舶司。

南宋景炎元年(1276),蒲寿庚降元,并以所拥有的海舶交元军进攻残余宋师。据记载,降元后,蒲寿庚向元廷提出尽快恢复市舶司制度。元兵撤退后,元廷下令立市舶司于泉州,有史学家认为蒲寿庚此举使泉州港得以幸免战争的大创伤,并继续发展而极盛。

至元十五年(1278),应蒲寿庚请封,元世祖加封妈祖“制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”。

此外,蒲寿庚的贡献还在于制香业。蒲氏家族的制香业至今延续。而永春达埔的制香业,据说就是宋元时代遗留下来的技艺。

上一页12345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【交流篇】

刺桐古城 串起千年中阿交流篇章 冰糖制造技术从泉州传至埃及

过去,阿拉伯国家只知历史上有一座名为“载桐”的城,这座城与阿拉伯各国渊源深厚,并曾是世界级大港。在学界争论了一百多年后,专家们终于论证——“载桐”实为刺桐,就是泉州。

1991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考察团,分成陆上、草原和海上三个组出发考察。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,乘坐阿曼船只,从意大利威尼斯出发,考察团在中国考察的主线定在泉州,泉州海交馆也收到来自阿曼的珍贵礼物——一艘出现在《一千零一夜》里的海船,在故事里那艘船来过中国。泉州与阿拉伯国家的交流,被《一千零一夜》里的那艘海船串起。

古代部分

冰糖制造技术从泉州传至埃及

中国在唐朝首先生产冰糖。据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载,武干市(现泉州永春)以大规模制糖业著名,出产的糖运往汗八里(即今天的北京),供给宫廷使用。但本地人不懂制造高质量糖的工艺,后来有些精通糖加工法的巴比伦人来到帝廷,被派到武干市,向当地人传授用某种木灰制糖的方法。

从马可·波罗的记载中可知,在互相交流中,埃及人对中国制糖技术的提高作出了贡献,向泉州人传授了制造黑砂糖的方法,也把在泉州习得的制造冰糖方法带回自己的国家。

元代泉州使者奉使波斯湾地区

1953年,泉州南教场发现一块元代奉使波斯使者的墓碑,尽管墓碑仅存前半截,翻译后专家们发现了玄机:墓碑讲述的是一位奉使火鲁没思的泉州使者经历。

火鲁没思,是今天位于阿曼湾和波斯湾之间、霍尔木兹海峡以北的滨海地区。火鲁没思当时属于伊利汗国(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,元朝西南宗藩国﹐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)的重要贸易港口。这位泉州籍使者,可能就是元代送派伊利汗国使者回国的使臣之一。

晋江科学家出访写成军事巨著

清道光十一年(1831年),晋江陈埭人丁拱辰先后到过波斯、阿拉伯、吕宋诸岛等地。

途经波斯和阿拉伯时,丁拱辰留心考察,回国后写成《演炮图说》。著作问世后,丁拱辰又在其他科学家帮助下三易其稿,在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重新辑录《演炮图说辑要》出版。这本著作附图110多幅,对各种炮式、火药和轮船、战舰的制法和运用详加说明,并附上了图表。

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,丁拱辰在前两版书稿基础上,写出《演炮图说后编》2卷。

现代部分

阿拉伯国家助力建造伊斯兰陈列馆

1991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海丝”考察团在泉州期间,泉州海交馆建议各国投资捐建一个专门的伊斯兰陈列馆,收藏和展示海交馆内大量的伊斯兰石刻、石碑。

1999年,筹建中的陈列馆收到了以阿曼国王名义捐赠的20万美元;此后,沙特阿拉伯以国王名义捐赠30万美元;摩洛哥捐赠10万迪拉姆(该国货币单位)。在陈列馆建设中,福建省政府出资400万元人民币,泉州市政府出资820万元人民币。

2001年,“泉州伊斯兰文化陈列馆”在海交馆馆区内举行奠基仪式。16个相关国家的驻华大使、官员参加了仪式。陈列馆的建设,演变成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现代交流的一段佳话。

“海丝泉州”随文化部走进阿拉伯

在泉州海交馆内,收藏着数百件刻有阿拉伯文、波斯文的墓碑石。通过这些石刻,人们得以知道宋元时期,古代阿拉伯人、波斯人从何处来、为何而来。

因为两地源远流长的交流史,在与阿拉伯的对外交流中,文化部多次将“海丝泉州”作为举办展览的主题。2003年、2005年和2006年,由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文化周活动中,以“海丝泉州”为主题,泉州海交馆的珍贵馆藏文物,分别在科威特、沙特阿拉伯、阿曼三个国家办展。此外,泉州海交馆馆藏文物2003年到科威特展出、2005年在沙特阿拉伯展出、2006年在阿曼第三次展出。(记者 张素萍 蔡紫旻 吴嘉晓 文/图)

上一页12345下一页显示全文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闽南网2月3日讯 来自福厦高铁惠安站项目经理部消息,惠安站主体站房建设已完工,整个项目已移交给铁路部门接管。明日,惠安站将投入运营。

惠安站明日投入运营

4日至春节前 两趟动车经停

福厦高铁惠安站项目经理部相关负责人称,惠安站最多可容纳约500人候车,设有两个站台,工程已于前两天完成验收工作,仅剩下站前广场的绿化工程和消防通道仍在施工当中,但这对车站的正常运营不构成影响。目前,惠安站已移交给铁路部门管理。

石雕和影雕是惠安的特色产业,为弘扬传统工艺,彰显地方特色,站房设计者特意在站外墙壁上安装两幅大型石材浮雕,站内则挂置两幅大型影雕作品,成为惠安站站房的最大亮点。这几幅作品反映惠安女劳动的场面,展现惠女勤劳、朴实的精神面貌。

那么,惠安站将停靠多少动车呢?目前,铁路部门尚未下达关于惠安站列车开行的正式文件,“12306订票官网”也暂时未能查询到“惠安站”。

上述该负责人透露,2月4日至春节前,将有两趟动车经停惠安站,分别为福州—厦门和福州—龙岩,目前,具体的经停时间和票价还未公布。

市区到惠安站 可乘K702路公交

交通接驳方面,目前有惠安高铁连接线连接惠安县城与动车站。连接线起点位于县城西苑路与南阳路交叉口,终于惠安站站前广场北侧,途经紫山、螺城两个乡镇七个行政村,全长8.569公里,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/小时,双向六车道,从惠安站到县城只需约8分钟。

惠安公交已开通惠安县城至动车站的9路公交专线,往返路线为:县城公交站、二轻大厦、闽运总站、交管大队、东门车站、东门头、东升市场、东南大街、南门头、南安村、饮亭路口、莲坑、油园路口、紫山大桥、仕尾(高铁安置区)、高铁站。首末班发车时间为:早6:20(县城公交站)、晚6:30(高铁站)。线路全程13.5公里,共投入8辆车,前期试运行投入5辆,班次间隔每10分钟一班,试运行期间每14分钟一班。

从泉州市区到惠安站,可坐泉州公交K702路(原210路)(泉州汽车站—黄塘聚龙小镇)。该线路经停客运中心站、城东片区、华侨大学、黄塘镇政府等多个地点,终于惠安站旁的聚龙小镇。全程票价5元/人。泉州汽车站:首班7:00、末班18:50;每20~25分钟一班;黄塘镇政府:首班8:30、末班19:00;每20~25分钟一班;聚龙小镇:首班6:50、末班18:00,每1小时一班。(海都记者 苏桐轩 谢明飞 文/图)

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闽南网1月30日讯 昨日,泉州市人社局通报2014年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案件,18家欠薪用人单位被列入典型案件(详见下表)。

18家欠薪企业名单(点击图片查看高清图)

泉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称,这18家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,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,个别企业主甚至逃匿失联,致使劳动者工资难以追偿,引发影响公共秩序的事件,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。

根据相关规定,对上述单位予以通报,并通过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、媒体等渠道予以曝光,并列入重点监察目录。(海都记者 曾小琴)

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闽南网1月30日讯 今早6点40分左右,南惠高速东段连接线出口,发生一起严重车祸。满载海沙的农用货车被一辆迎面而来的吊车撞翻,两辆车的司机当场殒命。

有目击者说,吊车当时车速很快,似乎是想抢红灯,结果出了事。吊车上还有2人受伤,货车上有1人受伤。(海都记者 涂传之 黄谨)

车祸现场图

事故现场图

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>>

谢广苹

白色蕾丝撩人嫩模性感写真

火辣改良旗袍吊带美女程彤颜

初音实IPZ561步兵番号及封面